工业场景中,OEMER电机常因设备升级、季节性停产或突发故障进入停用状态。若停用期间未进行科学维护,或重新启用时检查不规范,可能导致绝缘老化、轴承锈蚀、性能衰减等问题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掌握系统的维护与启用规范,是保障电机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。
一、停用期间的维护核心:
OEMER电机的停用维护需围绕“防潮、防蚀、防尘”展开。首先,需清洁电机表面及内部(如绕组、散热孔),避免油污、粉尘积累;随后,使用干燥氮气或压缩空气吹扫内部缝隙,确保无残留湿气。对于短期(<3个月)停用,可涂抹防锈脂于轴承、轴伸等金属裸露部位,并用防水塑料膜包裹电机外壳;长期(>3个月)停用则需进一步断开电源进线,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(如通入低压交流电烘烤至绝缘电阻≥1MΩ/kV),并定期(每月一次)通电空转5-10分钟(若有条件),利用自身发热驱散潮气。存放环境应选择温度5-35℃、相对湿度≤70%的干燥通风处,远离腐蚀性气体与强电磁干扰源,同时用木架垫高电机底部(离地≥10cm),防止地面冷凝水侵蚀。

二、重新启用的检查规范:
启用前需按“外观→电气→机械→运行”的顺序系统检查:第一步检查外观完整性,确认外壳无变形、密封胶无开裂,接线端子无氧化松动;第二步用兆欧表检测绕组绝缘电阻(低压电机≥0.5MΩ,高压电机按额定电压等级要求),若低于标准需重新干燥;第三步手动盘车(带刹车电机需先释放制动),检查轴承是否卡滞、转子转动是否灵活,若存在异响需拆解检查润滑脂状态(若硬化需清洗并更换同型号油脂);第四步逐步通电空载运行(先低速后额定转速),监测电流、振动(≤2.8mm/s)、温度(绕组≤75℃,轴承≤80℃)是否正常,运行30分钟无异常后再加载负载。此外,需同步核查电机铭牌参数与控制系统匹配性,避免因电压、频率偏差导致损坏。
规范的停用维护与启用检查,不仅能延长OEMER电机的使用寿命,更能降低突发故障风险。对于企业而言,建立电机停用管理档案(记录维护时间、检查数据、启用结果),更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