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汉达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

products

产品分类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技术文章  -  Lam Technology编码器常见问题现象、原因与排除方法

Lam Technology编码器常见问题现象、原因与排除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75
  Lam Technology编码器作为精密位置与速度反馈装置,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、机器人、自动化生产线等场景。其稳定性直接影响设备的控制精度与运行安全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受环境、安装或元件老化等因素影响,常出现以下典型问题,需针对性排查解决。
 
  常见问题一:信号输出异常(如脉冲丢失、波形畸变)
 
  现象:控制系统报“编码器无反馈”“位置偏差大”,或示波器检测到A/B相信号缺失、正交相位差偏离90°。
 
  原因:①电气连接问题(如电缆接头松动、屏蔽层未接地,导致信号干扰);②编码器内部光栅盘污染(灰尘、油污遮挡光路,影响光耦元件信号采集);③光耦元件或电路板老化(长期高温或潮湿环境导致元件性能衰减)。
 
  排除方法:首先检查电缆接口是否紧固(扭矩符合说明书要求),屏蔽层单端接地(避免形成回路);若信号仍异常,断电后拆开编码器外壳(需专业操作),用C₂H₆O清洁光栅盘与透镜表面,确保无异物附着;若问题持续,需用示波器检测光耦输出波形,若波形幅值低于标准值(通常≥3V),则需更换对应光耦模块或整体返厂维修。

 

 
  常见问题二:零点偏移(绝对式编码器位置记忆错误)
 
  现象:设备启动后实际位置与控制系统显示位置不一致(如机床回零后坐标偏移),或增量式编码器每圈脉冲数异常。
 
  原因:①绝对式编码器的电池电量不足(3.6V锂电池失效,导致断电后位置信息丢失);②机械安装偏差(编码器轴与设备传动轴同心度差>0.05mm,或联轴器松动导致运行中相对位移);③磁性编码器受外部磁场干扰(如附近电机、变频器产生强磁场,影响磁头读数)。
 
  排除方法:对于绝对式编码器,首先测量电池电压(需≥3.0V),若过低则更换同型号电池;若电池正常但零点仍偏移,需通过控制系统“回零校准”功能重新设定基准位置。机械安装问题需重新调整联轴器(同心度≤0.02mm)或更换弹性联轴器(减少振动传递),并检查安装面是否平整(平面度≤0.01mm)。若怀疑磁场干扰,可用高斯计检测编码器周围磁场强度(应<50高斯),必要时增加磁屏蔽罩或调整编码器安装位置。
 
  常见问题三:过热或运行异响
 
  现象:编码器外壳温度异常升高(触摸烫手),或运行时发出“咔嗒”“摩擦”声。
 
  原因:①轴承润滑不良(长期运行后油脂干涸,或使用环境温度过高加速油脂挥发);②编码器轴承受轴向/径向力(安装时编码器未固定牢固,或传动轴存在轴向窜动);③内部码盘松动(运输震动或长期使用导致码盘与主轴配合间隙增大)。
 
  排除方法:停机后用手轻转编码器轴,若感觉卡滞则需拆解检查轴承(更换同型号高温润滑脂,如锂基脂-200℃耐温型);检查编码器安装支架是否牢固(螺栓扭矩需达标),并确保传动轴无轴向窜动(可通过加装止推垫片消除间隙);若异响来自码盘,需返厂更换码盘组件(非专业人员不建议自行拆解,避免破坏光栅精度)。
 
  Lam Technology编码器的可靠性高度依赖规范使用与定期维护。建议用户每3个月检查一次电气连接与安装状态,每半年清洁外部灰尘,并在恶劣环境(如粉尘、油雾)中加装防护罩。遇到复杂故障时,优先联系原厂技术支持,避免因不当操作扩大损坏范围。通过科学的故障诊断与维护,可显著延长编码器使用寿命,保障自动化系统的精准运行。